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专家于景元教授在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说,要从总体上考虑,研究和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深层复杂的问题,就应按照钱学森提出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建立国民经济总体设计部。
于景元教授说,这种国家经济的总体设计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方法,是中国人的创造,它不同于西方的“思想库”,“智囊团”等。它是借鉴了中国“两弹一星”研制中总体设计部极为成功的经验,周恩来总理在生前就希望把这些经验推广到其他社会领域。于是一九七九年钱学森提出国民经济总体设计部的建议。一九九零年,钱学森从国家的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角度,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总体设计部体系的建议。
于景元教授介绍说,总体设计部是由多种学科的专家构成,在强大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工具系统支持下,应用综合集成方法和社会系统工程技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讲行总体分析、总体论证、总体设计、总体规划、总体协调,提出现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种配套方针政策和方案,为决策者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总体设计部体系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的决策参谋和咨询机构,它的作用是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于景元说,中国现行体制还没有总体设计部体系。对此,钱学森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这就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这个方法可以整理千千万万零散的群众意见、提案和专家的见解,以至领导的判断,真正作到“集腋成裘”。特别是当我们把零金碎玉变成大器——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时,就把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科学地完美地实现了。
于景元教授指出,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现在计划体制还没有被完全打破,市场体制已经出现但远远不成熟。如何实现目标?如何总结十四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总体上考虑,研究和解决问题,就要用社会系统工程,不能像过去曾经出现的那样走一步看一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顾此失彼,难以协调,走了不少弯路。
于景元教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控制(国家层次),微观放开(企业层次),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形成相互协调的体制和机制,使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成为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体制。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什么,或者说宏观调控体系是什么?宏观和微观的“接口”在哪里?从微观上说,如何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经营主体?如果没有一种可行的体制和机制,即使把企业推向市场,它可能还会回来,十多年来,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强调控,一控就死;强调放,结果一放就乱。现在,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在体制、机制、法制和政策上形成一套相互协调的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总体设计、系统设计、配套设计和动态设计。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减少盲目性、顺利地实现经济建设的目标。
于景元教授说,在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政治体制等改革方面,也必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和配套,使它们相互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获得整个社会系统的良好效益。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政治等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时出现脱节的现象,互不协调。例如,科技体制改革力图使科技长入经济,但很困难,由于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缺乏对科技需求的内在动力,两者缺少“接口”,表明两种体制间的不协调。所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其适应的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政治体制时,迫切需要进行总体设计、系统设计、配套设计和动态设计,使改革全面协调发展。
于景元教授最后说,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建立经济总体设计十分迫切,而且我们也有成功的经验。实际上,总体设计部,社会系统工程、综合集成方法紧密结合形成了从科学、技术实践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的研究和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一整套方法论,这套方法是对传统方法的重大突破。这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大胆实践,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一项改革,是对过去传统的决策实施机制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