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通信是航天技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航天器的成功发射和太空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在我国测控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中,正是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提倡下,开始了航天测控网的建设。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由于航天测控任务相对较少,测控通信系统的发展基本上依赖于卫星型号任务的发展,往往是每试验一种型号,就要研制一种相应的测控设备。这样既不利于测控技术的发展,也不符合“节省投资、综合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则。1973年9月,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同志提出:“要总结经验,从总结经验中形成一个概念,这就是‘测控网’,要在全国建立一个测控网。”这个测控网的概念,是指测控设备的布局能适应多场区、多射向、多弹道导弹飞行试验的特点和不同发射倾角、不同运行轨道卫星的测控要求。
q c 从7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在沈荣骏、陈芳允同志的组织和指导下,抓紧开展了我国航天测控网的技术论证工作,拟制了《我国航天测控网初步设想》,第一次勾画了测控网的轮廓,确定在已有的测控通信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工作协调、适应性强的航天测控网。70年代初研制出高精度无线电测量系统,建立了具有控制和回收功能的卫星测控网。1984年建立了微波统一系统,基本形成了航天测控网,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已经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此后,经过逐步完善,测控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日益提高,到80年代末,已经具备了为国内外卫星发射提供测控支持的能力。
李筱梅 李华泽
|